能源與溫室氣體管理

溫室氣體盤查規劃

      士電為實收資本額50 億元以上,未達100 億元之上市公司,依金管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規劃內容,需配合法令於規範時程內完成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作業,執行內容皆按季提報董事會控管,目前規劃之個體公司及合併報表子公司盤查及查證規劃時程詳如下表。

溫室氣體減量

 

能源使用

本公司主要使用之能源為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氣(LPG) 與電力。外購電力來自台電公司,2023 年設置太陽能發電裝置,逐步提高廠區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士電2023 年能源使用量為181,579.95GJ,再生能源使用量約930.31GJ,非再生能源強度為7.11GJ/ 百萬元,較2022 年降低0.42%。

近三年能源使用量

 

溫室氣體排放

本公司溫室氣體排放結果如下表,2023 年總排放量為22,640 公噸CO2e,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為0.8870 公噸CO2e/ 百萬元。為強化公司溫室氣體管理,本公司於2023 年依據ISO 14064-1 標準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以2022 年為基準年,未來將進一步訂定公司減碳目標。

節能措施與績效

2023 年各廠區節能改善估計共減少489 公噸CO2e/ 年( 電裝廠51 公噸、新豐廠91 公噸、重電廠347 公噸),約3,556.4GJ,改善措施包含:

此外,2023 年廠區增設太陽能發電裝置於下半年完成併聯發電( 自發自用並申請TRC 綠能憑證中心核發綠電憑證) 共減少127.9 公噸CO2e,約930.3GJ。

 

原物料使用

本公司四大事業群之原料來源除本身直接購買外,亦有委外代工、零組件購入等方式,主要大宗原物料為鐵、銅、銀、鋁、矽鋼、塑料、絕緣油等,皆為不可再生原料,2023 年使用量如下表。

      為響應環保,減少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碳排放量,本公司持續推動更友善之作為。再生料使用方面,電裝品事業群早期多使用電木、粉體塗裝、塑膠埋入射出等技術及材料,回收、拆解並重複使用技術要求高,故再利用難度很高。現今改以可回收之塑料並進行不同材質間可直接拆解之模組式設計,增加回收材再利用的同時降低回收技術門檻,大幅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此外,在鋁壓鑄件熔鋁生產時會依工件大小不同添加30~40% 的回收料,及塑膠件生產時會添加10% 左右的回收料,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機器事業群為提升資源循環使用比例,製程中產出的黃銅及紅銅下腳料採分類收集,再交由廠商進行再利用處理,避免有其他物質混入。2023 年共計提供58.8公噸銅下腳料售予廠商進行再製處理,符合循環經濟中,永續物料管理5R 做法( 重新設計、再利用、減量、回收及能源回收) 中的再利用。

      此外,在產品設計過程亦針對耗材、包裝等皆考慮可回收之環保包裝材,包含木材、紙類、鐵箱等,其中木材和紙類皆為可再生原物料,且於供應商交貨時,也鼓勵使用可持續循環利用之塑膠箱裝箱,運輸裝載時的棧板也重複使用,以符合企業對節能環保的使命。

產品及使用後包材之回收及處置

本公司產品內部多為具回收利用之電路板、銅、鐵、鋁等物質,回收廠處理價值高,針對已達壽命之產品及產品包材,皆可進行回收再利用,以降低產品對環境之衝擊。

 

 

重電事業群

電裝品事業群

機器事業群

自動化事業群

已達壽命產品

內部多為具回收利用之銅、鐵、鋁、絕緣油等物質,多採資源回收處理。

當客戶擬將車輛報廢時,相關電裝品會一併於車輛專業資源回收廠,進行處理。

低壓開關產品裝置於客戶之機具、電力盤櫃、家電產品中,因產品符合ROHS標準,如產品已屆達壽命,可直接於資源回收廠進行回收處理。

自動化產品裝置於客戶之機具、設備、控制盤,一併於資源回收廠進行處理。自動化事業群持續推行產品易回收與易拆解設計,除協助客戶提升廢棄電子產品及其材料之再使用率與回收利用率,符合出貨地區相關環保法規要求(如歐盟WEEE指令)。

包材回收使用

以變壓器為例,多採裸裝,無須包裝(運輸/存放以可重複使用之帆布套遮蓋)

向廠商推廣使用可持續循環利用之塑膠籃箱交貨,出貨也以可持 續循環利用的容器交貨,減少紙箱的使用。

使用簡單包裝之工業包及可回收持續循環利用之包裝箱。運輸相關之包裝紙箱、塑膠籃、塑膠袋及運輸用之木棧板則有善利用並重複使用。

自動化事業群產品採用綠色包裝材料(含瓦楞紙、紙板、紙箱、木箱等)進行運送,廢棄包材可回收再利用或重複使用。

以上環境面資訊揭露範疇以電裝廠、重電廠及新豐廠為主,不包含總公司。

 

連絡窗口:永續發展處 ESG@seec.com.tw

訂閱電子報

訂閱服務確認

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

訂閱失敗

暫時無法接受訂閱,請稍候重新嘗試
士電ESG問題請問我!